拳理精选 | 刚柔相济的掌握

1.力求柔软

 

初学走架子时,主要是学习各种姿势。通过学习不同的姿势,先化去身上原有的僵硬劲,这种僵硬劲是人人都有的。所以,在这一阶段应不遗余力地尽量求柔软,这对先前学过硬功拳而后转学太极拳的人来说,则更加显得重要。

 

2.力气身肢放长,以生弹性刚

 

在这样很柔很慢地练习一两年之后,如果动作中已经去净僵硬,达到软绵的程度,且已养成习惯,就可以转入下一步的练习。这时,首先在心意上应有全身处处放长的意念,并在姿势动作中按照拳论规定大力进行放长的专门练习(如虚灵顶劲、气沉丹田等),借使心意与身肢在紧密配合下专习全身的放长,以求得弹性刚。初练拳时,对各种放长规定,如含胸塌腰等,只用意念就可以了,而至此阶段,则应在用意和身肢上共同进行了,因到此时已不致因放长再染成相反的鼓劲病象了。

3.做好“柔行气,刚落点”

 

在全身放长达到要求后,就可以了进一步在每一个开合的落点结合着神气外显形成方点,表现出四正和四隅的劲别来,这是太极拳“方圆相生”中方的练习。在方点要表现出极其坚刚的刚(也就是要使身肢绷得极紧且长),而刚过后则要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极其柔软的行气。整趟架子就应在这样的刚柔相济情况下进行。因此,练拳时应该牢牢记住六字要领:“柔行气,刚落点”。

dav

4.刚柔运用与“意气风发”

 

刚柔的运用,必须结合着心意、神气和呼吸的运用,也就是在“意气风发”的基础上,配合运用深强的呼气来使身肢下沉而放长,借以加强弹性,成为弹性刚(如发劲等)。在意静气敛的基础上,来使肢体肌肉连带松开,从而形成活泼无滞的柔软,由柔软变化万端,这两者在生理上都是一种自然现象。

 

总之,太极拳的刚,不是鼓劲的刚,太极拳的柔,不是无弹性的柔,而是“意气风发”外显以成刚,意静气敛内隐以成柔。心意一动,神气随之,神气隐显,则刚柔变换。所以在一趟架子的练习中,神气应忽隐忽显,心意应不断地指挥,神气还要不断地隐显和鼓荡,这样肌肉才能不断地变换刚柔。这是掌握和练习刚柔变换的一条要道。

为便于掌握,把其要领概括如下:

(1)初期要化去原有的僵硬劲,越柔软越好;这段时间也是愈长愈好,一般要一、二年的时间。

(2)全身练到绵软后,即可进而具体地练习全身的放长。以练习刚劲。

(3)行气用柔,落点用刚,是太极拳划分刚柔的界限。

(4)心意结合神气的忽隐忽显和呼吸,是太极拳对于刚柔变换的法则。

(5)刚柔同样达到高级水平,是太极拳妙手称号的标准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