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缠丝功

太极语录  

  从陈氏太极拳的整个套路来看,姿势繁多,动作各异,转换有别。但从它的基本缠丝来分析,所有拳式概不外乎“双顺缠”、“双逆缠”、  “左逆右顺缠”,  “右逆左顺缠”等组合方式。若按此规律经常分析自己的拳势动作,并记录成册,分清劲别。如果感到某一动作别扭,不得势不得劲处,就可以按照各组合的缠丝劲的路线凋整一下腰腿身法,以求得顺随,使姿势正确,逐步达到内外结合,也就是百般缠法,主宰于腰。

陈氏太极拳在练习时要求:虚领顶劲,立身中正,松肩沉肘,含胸塌腰,心气下降,呼吸自然;松胯屈膝,裆劲开圆,虚实分明,上下相随,刚柔相济,快慢相间,外形走弧线,内劲走螺旋;以身领手,以腰为轴,缠绕圆转。整套拳在练习过程中,没有直线,没有平面,没有断续处,没有凸凹处,没有抽扯之形,没有提拔之意,浑然一圆,方为合格。

 

    在这些规矩要求的指导下,通过旋踝转膝,旋胯转腰,旋腕转肩以及胸腰折叠运化之劲的引导,形成其根在足,形于腿,主宰于腰,贯穿于手指的空间曲线螺旋运动,进而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,似刚非刚,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,如棉花裹铁,外柔内刚。这种内劲就叫——缠丝劲

 

    太极拳的缠丝劲就像子弹通过枪膛中的来福线时,产生螺旋形的自身旋转。缠丝劲的运动方式是陈氏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,也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所在,故在练习时特别强调与重视,不懂缠丝劲也就无法学会真正的太极拳。

 缠丝劲的运动方式,陈照丕老师在理论十三篇中明确指出“缠丝劲分顺缠、逆缠、上缠、下缠、左缠、右缠、里缠、外缠、大缠、小缠、正缠倒缠,以及百般缠法,都是结合中气运行的。”虽缠丝劲的方法很多,但在教人初练时,不必指出哪部分是什么缠法,只分出正缠、倒缠即可,也就是顺缠、逆缠法。缠丝劲在手臂上的具体表现为:在运行过程中,掌心由内向外翻转为顺缠,由外向内翻转为逆缠。如云手一势,双手在胸前做正面缠丝时,手下沉走下弧向里合劲至小腹前为顺缠,然后穿掌向上外翻上掤拉开为逆缠丝。缠丝劲在腿上表现为:凡脚尖往里合为逆缠丝劲,往外摆为顺缠丝劲。其它缠法,在练拳时有什么身法,就有什么缠丝劲的表现。

 

    顺、逆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运动中相互矛盾、相互转化又互为其根的两种基本缠丝法,它们存在于太极拳整个套路运动过程中,并贯串始终。在这两种基本缠丝法之下,因方位不同和变换各异,又分出五对不同的方位缠丝。即:左右缠丝、上下缠丝、里外缠丝、大小缠丝、进退缠丝。其中左右和上下的方位缠丝合成为一个整圆,同时结合里外,使平面圆变成立体圆,这正是太极式螺旋运动所必具的特色。其次,为了在练拳时有左右逢源,内外结合,周身一家起见,又有大小、进退两对方位缠丝配合,以满足健身和技击上的特殊需要。因此,太极拳每一个拳式,在顺逆基本缠丝的基础上,至少要有三对方应缠丝结合一起进行运动。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,就可以使动作在划弧线运动时有了一定的依据,不论是学习或纠正拳式,也就容易多了。

内劲发源于腹部(丹田)。古人以丹田为气海,每势完成,必令气归丹田。丹田劲如假定以十分计算,用意识将六分劲上行分达两肩,缠绕运转至膊、肘、腕、掌,透达于两手指尖。手臂外旋的称作“顺缠”,先小指,依次至无名指、中指、食指、大指。手臂内旋的称作“逆缠”,先大指,依次至小指。另外四分劲往下运行,经胯分达两腿缠绕运转至膝、足,透达两足尖,先小趾,依次至大趾。


 随着动作的开展、引伸、呼气而运转缠绕到四梢(两手尖、两足尖),是由内而外的顺缠,称作前进缠丝劲(简称进缠)。这就是呼、伸、进、放、开、发劲。等到内劲贯到九分,神气贯到十分,姿势似停非停的时候,动作的开展者转化为合聚,引伸者转化为回缩,呼气将尽转化为缓缓吸气,这时内劲之上下行到达四梢者复由原路线缠绕退行至腹部(复归丹田),是由外而内的逆缠,这称为后退缠丝劲(简称退缠)。这就是吸、屈、退、收、合、蓄势

缠丝劲在陈氏太极拳表现得很明显,缠绕运动的幅度大,而其它太极拳流派虽然仍包含有这种运劲方法,不过缠绕运动的幅度小,外形上不太明显,因而也有人称作抽丝劲。这种缠绕进退的缠丝(抽丝)劲练法,极其细致,能够使全身各部分都能在意识引导下得到锻炼,完全符合中医的经络学说,对调和气血,增强体质极有成效。

 拳谱云:
 缠丝劲发源于肾,
 处处皆有,无时不然,
 一衍溢于四体之内,
 浸润于百骸之中,
 达四梢,通九窍,
 增长内劲无穷,
 使内劲收敛入骨,
 伸筋壮骨,气血流通,
 消化饮食,却病延年,
 皆缠丝劲之效力也。

 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