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太极拳进阶

习练太极拳到一定阶段,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不见进步、拳练来练去总觉得缺少点什么,可又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。这时如果找不出问题所在,再练就是盲目瞎练,甚至有可能越练越糟。

只要冷静下来,对照规范的榜样检查对比一下,就会发现出现问题的不是大形大架,而在于细微处和转折处。很多动作只有笼统的空架子,而缺少细微允实的内容。

一套拳或一套器械,并不是每一个动作只要定势做好了就算好,而在于它要有充实细致的内容,有没有韵味、充实不充实往往决定于细微之处。

一、腰胯的配合

太极拳论中有:“以腰脊之力带动四肢运行。”这一要领并不是所有动作都要遵循的,如果认为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,那就是教条,是死搬硬套。

一方而腰和胯是两回事,有的动作要求腰动胯动。而有的动作则要求腰动胯不动。如果腰和胯这两个概念不搞清楚,那么拳再怎么练也练不好。

如“云手”一势:左脚横向向左迈步,上身向左扭转收右脚向左移步;右脚横向向左移动,上身向右扭动;上身及两臂在身体向左、向右扭转时,足以腰带胸转动两肩,以肩带臂、以臂带手扭动180度,而两胯是下沉稳定不动的。

左脚向左移动时,左胯不但不能随之扭动反而还要微微向内(向右)合。向内向里合的具体表理就是左膝微微内扣,这样才能使左脚踏实稳定。

如果左胯也随身体扭动,那么不论刚落地时怎样摆正左脚,左脚也会随胯的扭动而扭动呈外八字。同样,右脚向左移动时上身随腰而动带动两肩两臂挥手向右摆动,右膝也要微微向内向左合才能稳住右脚。

如果分不清胯和腰、定和动,不能做到胯不动而只是腰动,这个横向平行的移步肯定做得不规范。

再举一例:“分脚点剑”右手持剑,左剑指附于右腕处向身体左侧扭转反撩剑时,也是双胯稳住不动,上身随腰向左扭动将剑摆动至左胯旁,如果双胯和腰一起向左扭动,就会带动双脚扭动。此动作一定要胯部以下稳定,腰胸以上带动双臂扭动。

接下来右脚前踢右手持剑右后下点时,应双胯稳住,腰以上先微右转,胯以下和腰以上互不搅力,再挥剑下点。如果下点剑时稍有发力,右脚蹋小时也要有同等的发力,这样动作才能稳定而舒展。不掌握这些细小的转换动作,拳练数年也难以把握其稳定。

二、运行中转向在肩,运化在胸

太极拳的转换处非常圆活宛转,甚至达到了天衣无缝之状,初学者一般不易掌握。如基本动作“搂膝拗步”,一个拗步的搂膝推掌定势后接下一个搂膝拗步时,初学者常常在上步转身时身体摇晃不稳,一些人常常以为是桩功功夫不到所致,其实是因为转向运作的方法不对而造成的。

接上势外搂膝拗步,应先以腰带脚向外摆30度-45度,这时的胸腰也随之向左或向右摆动30度-45度,胸腰摆动的方向和脚尖、膝盖的方向一致,重心前移;后蹬腿上步时,基本上只是双肩带动两臂作弧形环绕而胸腰基本上不再扭动;当后掌立掌在耳旁,前掌按至腹前,上步之脚已着地时,再以腰带胸,转肩,一掌外搂、一掌向前推出。

该动作中腰、胸、肩三者的关系应是分阶段有分工的,并不是在上步时腰动胸动肩也动。如果上步时腰身带两臂同时扭动,则有可能会因用力过大煞不住劲,也可能会因劲小使不上劲,使动作不稳定、不顺畅。

“野马分鬃”也是这样,定势后接下一个野马分鬃时,弓步的前脚掌外摆多少度,胸肩的转向也要是多少度,后脚上步时是冲着脚尖和胸的方向跟上来,然后双手合抱呈抱球状,再左右手分出。不注意分清胸、肩转换的步骤和阶段,一只脚支撑的身体必然根基不稳而左右摇晃。

四十二式剑中的“提膝后截剑”,以腰为中轴胸向右转,右臂向右挥,左臂一定要回环紧密环合,充分发挥两肩是一个整体的劲力,这样右膝左伸、胸肩右转的动作才能做到位。

三、身体各部位劲力的转换

身体各部位的劲力转换,就是各部位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过程转换。太极拳的用力方法是“发于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”,一般可以理解为发劲是在脚与腰,领劲是在手好像射箭一样,箭尖领劲,箭尾发劲。实际并不那么简单。怎样才能感觉并做到以脚催身、以身催手呢?

在脚腰共同发劲的动作中,如果脚跟先发劲时,发劲点在脚,然后通过膝关节的伸缩催动腰身,这时发劲点在腰身,腰身便成为第二个发劲点,然后发劲点又从腰身向前移到肩。

继之又发劲催动手臂,手臂发劲、领劲,使劲力最后转移到手上去击打目标。

在发劲与领劲的转换过程中,脚和腰身的发劲并没有结束,而是仍然在继续从而使全身的劲力紧密结合起来连成一气,只不过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各部位发劲的主次如“揽雀尾”,掤和挤按都是以手掌为领劲点,如果不注意这点,常常会身子已去而手臂还不到位,往往给人以干瘪之感。

步法也是这样,提腿时领劲点在膝,当提膝伸腿前去时领劲点由膝移到了脚跟,并由脚跟领劲向前蹬出到达目的地,又如四十二式太极拳中“左分脚接转身右拍脚”,一些人常常拍脚无力不响亮,其原因并不是腿部无力,也不是腿部柔韧性不够而是没有找到领劲点,腰膝及大腿的力量送不出去。如果脚尖绷直上踢,拍脚就会又有力响亮,这也是领劲点的作用。

四、加强基本功、基本动作的训练

要把太极拳练到外有形态、内有韵味归根到底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。太极拳最基本的修炼就是对基本要领、基本技术和基本素质的修炼,包括基本功、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。

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会遇到障碍而停滞不前,这时只有加强基本功和基本训练才能弥补不足攻克难关。如果柔韧性不够,髋关节拉不开,扣剑摆腿就摆不开130度-180度的扇面。

要加强基本功、基本动作训练,就要抓住三点进行强化训练。

一是在踢腿控腿劈叉及压肩、下腰上下功夫。在扎实练过一段时间基本功后,你会发现自己的拳架有所变化再持之以恒练一段时间,你就会收到意外的收获。

二是把难度、强度作为突破口进行专项训练,以此带动整体水平提高,一些难度动作做不好其中必然有原因,要搞清楚是因为功力不够还是练习方法不对,或者是没找到窍门。

如“提膝后截剑”,提膝到位了而后截剑却扭不到位,用力后截剑了身体又摇晃不稳,原因就在于没有拨到窍门。此窍门在于光有后截剑与提膝成对拉之势的相反力还不够,还要将右膝暗暗向内扣,和胸肩的前探也成对拉之势,形成外展内合、内紧外松、开中有合、合中有开的整体,否则就会既吃力又不稳定。

三是在动作的规范性、准确性上下工夫,自己苛求自己,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专项训练,以达到完美的要求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