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心诀法要

 

太极拳心法要领

 

第一,立顶。头不前俯后仰、左偏右斜、轻松地竖立起来,不要用力。习称“顶头悬”,意为好像悬在半空一样。很多拳种也讲究头要直,但要求用力。这不是说别的拳种不好,而是用力对血压高的患者的血压有影响。

 

第二,松肩。不能理解为耸肩,更不应该误解为往下坠肩。而是肩背放松,不用力。

 

第三,垂肘。肘关节要有重意,因为打起拳来姿势很复杂,有很多动作不注意就会成为横肘。胸部始终不受气的影响,觉得很轻松。

 

第四,含胸。不挺胸就是含胸,很自然地把躯干竖立起来,但不要往里缩胸。

 

第五,拔背,背指脊椎。太极拳是以腰为轴心来带动四肢进行活动的,因此这个轴绝不能弯。

 

第六,气沉丹田。丹田指小腹。在立顶、松肩、垂肘、含胸、拔背的基础上,全身都要自然地放松,并自然地呼吸,这样才能气沉丹田。练大极拳讲“始而意动”,因为太极拳讲究练“意”不练力;“继而内动”,就是紧接着里边的“气”动;“后而外动”,最后才表现外边的动作。

 

产品图09
太极拳心法特点

 

第一,柔和。太极拳的架式平稳舒展,动作轻松柔和,不僵不拘,顺人体之自然,无忽起忽落和惊险的跳跃动作,练完后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,因此适合不同年龄、性别、体质的人练习。

 

第二,连贯。由起式到收式,不论虚实,姿势的变化,前后都是互相衔接、连贯一气的,看不出停顿和接头的地方。所谓“绵绵不断,好像行云流水一般”,正是此意。

 

第三,圆活。太极拳上肢的动作不是直来直去,而是处处呈弧形,适合于关节的自然弯曲状态。因此,从前有人称之为“圆运动”的。在圆的基础上,全身上下才能协调、灵活、各脏器方能得到均匀的锻炼。

 

第四,完整。太极拳运动以腰为主,一招一式都由躯干带动四肢进行活动,一动无不动,一静无不静。要求意识和动作一致,上下相随,手足呼应。并且呼吸也随着动作的起落开合,密切配合内外上下,完整一体。


太极拳心法

基本方法:太极拳以“棚、捋、挤、按、瘛、肘、靠、进、退、顾、盼、定”等为基本方法。动作徐缓舒畅,要求练拳时正腰、收颚、直背、垂间,有飘然腾云之意境。同时,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,所谓“气”,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,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。

意、气、神是太极拳的灵魂。意、气、神是太极拳的灵魂,所以,太极先师归纳出“用意不用力、重意不重形”,“心行意、意行气、气运身”,“调息胜调身、养气得黄金”。现在很多习练者往往过分注重太极拳形体运动和拳架的外在之“形”,忽视了太极拳的内在“意”和“气”,这就犹如“丢了西瓜捡芝麻”。

微信图片_201908241127195
太极拳心法要求

第一,姿势正确。需要有名师指导和纠正。

第二,意识集中。每一个动作都要意识想着、意识领着来完成。

第三,动作协调。这离开腰是做不到的。必以腰为轴心,腰一动周身都动,“一动无不动,一静无不静”,动中有静,静中有动。腰不动而四肢动,就不会出协调的动作。

第四,节奏分明。每一个动作的中间过程和完成姿势,要做到节奏分明。有人说,打太极拳好像行云流水一样,但不能离开节奏分明这一前提,同时还要注意掌握每两个式子之间似断非断,即式断意不断的关系。

第五,虚实分清。这一点很重要,初练表现在两条腿上的虚实变换。初学一定要掌握好两条腿上的虚实变换,身体的重心是在前腿还是后腿,务须清清楚楚,不能不前不后。“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。”所以只要一动就分虚实,要求非常严格。

第六,连贯圆活。太极拳的姿势由开始到收式,都是前后连贯的。每一个动作的运行路线都呈圆形,不是大圆、小圆,就是椭圆、半圆。

第七,上下相随。指手足有呼应关系。这样做,脑子需要高度集中在动作上,所以杂念容易排除。

第八,轻灵沉着。练太极拳由轻灵开始,久而久之,练出内劲,每一个动作就会很沉着。

第九,速度均匀。不论出掌、出拳、迈步,都要运劲如抽丝,快了怕它断,不拉它就出不来。

第十,呼吸自然。一开始用鼻子自然呼吸。舌尖抵到上齿与上腭之间。随着练拳时间的推进和功夫的加深,会形成深呼吸,即腹式呼吸,并且呼吸和动作会自然地结合到一起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