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的杠杆和螺旋下沉

推手较技离不了杠杆效应,秤就是咱们的祖先发现了距离和力量之间的数学关系,根据杠杆原理创制出来,一直使到今天的实用工具。咱们中国的传统秤和天平,体现杠杆效应都很直观。

身有三杆秤说的是上半身有一杆秤(咱们就叫它“上秤”),下半身有一杆秤(简称为“下秤”),全身还有一杆秤(全身秤)。   上身是一杆秤,是称对方的;下身是一杆秤,是打对方的。这儿的称,是称出对方的力量、方向、速度等,称出来就可以打他。说脚打人,腿打人,其实是腰裆打人。使全身秤也是有称有打,一个道理。  咱们从杠杆原理就能想到,力点就是咱们的发力点,也就是咱们的脚,正所谓“力发于足”,而不是发于手。“手不推人。”有些人对这话觉得不好理解,现在结合杠杆效应,理解起来也许会容易点儿。

微信图片_202010311445514

既然是杠杆,就有力、力点、力臂、支点这些概念,也就有这些概念对应的身体部位和力,其中支点的选择很关键。上半身的肘、头部、手臂上一点等和下半身的一胯、一膝等都是常给设定作支点的部位。在使用全身杠杆的时候,由于情势不同,使的杠杆也不同,支点也可能在肩、大腿、胯,甚至在脚上。还有,支点除了设在咱们自家身上,还可以设在对方身上,还可以设在两人身体之外的空间里,只要保持它不动,而且力臂得绕着它旋转就行。

力臂要有一定的刚度,不然没法传力。弯曲的肢体也可以用作力臂,只是力臂的长度得按力臂两头之间的直线投影来计算力矩(力乘以力臂),不能按曲里拐弯地测量然后简单相加来计量。

有一条似乎更为关键:支点是不能动的。如若设为支点的地方动了,杠杆效应就泡汤了,无效了。咱们想象一下,使用天平的时候,要是支点在空间里到处活动,这天平还能使吗?就因为这个缘故,支点的定义里才规定这个点必须是“固定不动”的。

要保持支点不动并不容易,要在身体别的部位动的时候,支点完全不被牵动。原来,使用杠杆原理的敌人是咱们自己。对于原来死抱着“一动无有不动”练太极的人,得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扳过来,分离得开了,那时候才有望做到支点不动。

由于不动是个相对的概念,要知道在盘架子和推手时,什么地方是可以动,什么地方不能动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,这需要在练习中慢慢体会。但作为一个原则,在任何时候,必须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点不动(这两个点要不就是相互独立的,要不就是在一条线上的)。

开始可以先练习头顶和两个膝盖不动。在作任何动作时,顶劲都不能丢,要始终向上领起,同时裆劲始终下沉,这样中轴才立得住,才稳定。两膝不动,是指不作横向的位移,只允许上下的变化,这样身体才不会乱晃,胯才能拉开。这三点定住,再要走,就只能走腰裆了。接手时,根节、梢节定住不动,中节调整(一般是手足不动,肩、胯、膝调整),以完成化劲、蓄劲、发劲的过程。(当然,高手的化、蓄、发可以是合一的)。

另外,要做到身体各个部分可以在整体结构不动的情况下单独动。手动时脚不动,脚动时手不动。即在进退步时,与对方的接触点不能丢,待脚下占到位后,手才可以移动。说起来很简单,但做起来非常难。不是头顶悬丢了,肩起来了,膝盖动了,就是肘收得不够,全身晃悠。而要想在全身大的结构不动的情况下移动局部肢体,简直是太太困难了。完全依要求练,一两个式子练下来就觉得疲惫不堪了。太极拳自然拳但有时也要往别扭里练,只有这样才能出功夫。

不论走架推手,讲究向前出手时前膝不动。   比如前手向前推挤对方,最容易前膝也往前动,这其实是身体前倾(属于摆动)或向前平动造成的,膝关节这样动,有下列几方面的害处:

一:容易犯双重而为人所制;

二:影响自己移动的机动性,最明显表现就是向后纵跳迟缓;

三:前膝凸到踝关节之前,次数多了会造成膝关节特别是膑骨的损伤。

如果前膝往外动,整个结构就不对了。前膝往外撇,有人拿手把前膝往外一拨,整个人就会往外倒下去。本来好好的一个结构,自己给拆散了,本来好好的一条发力线,当中有一处发生横动,能不给对方机会吗?前膝往内侧移动也是一样。    不但注意自家养成好习惯,推手的时候还得注意对方有没有凸膝、摇膝的毛病,那是给咱们的机会。

再说说“手不动”。

“手不动怎么打拳?”“又有谁打拳手不动?”

慢慢体会吧,等你发现你的手从头到尾一直没动!你就往前迈了一大步。  练够了,心思到了,眼光到了,自然也就看出来了。如果不理解也看不出,打拳就不可能真正对。

从表面文章上说一下吧,以“掩手肱捶”之后接“六封四闭”处为例,“掩手肱捶”后,右手在前有个横捋,接着右脚上步,上步过程中,右手不动,这时候“手不动”指的是右手相对于右肩的位置没有改变(当然右手相对于地面是动的);再往下,右脚继续向前上步,这次上步过程中,整个身体包括右肩都向前移动,惟有右手不动,不过这次“手不动”指的是手相对于地面没有位置的改变(当然右手相对于肩膀和全身是动的)。前边说了,这只是表面文章,内里的东西只有自己体会。   说理解不一定是真理解,说理解不等于能做到,只要始终坚持在走架中往对了做,不动的部位就会越来越多。即便走架的时候做到了,还不等于推手较技的时候能做到,只有在走架和实操中持之以恒地练。这是吃工夫的事,练够了才能得着,谁也偷不了懒。

有人说了,手又不是支点吧?咋也不动?哈哈哈……不是支点,却是利器。正所谓出手如刀。

怎样才能把手掌变成利刃呢?  最重要的,是把手当成没有生命的东西。

拿一根筷子,猛地从后头用手掌一拍,前头就可以扎进人的胸膛。筷子之所以能当兵器,不就是因为它没有生命吗?手打出去总多少受着咱们“不自伤”天性的约束,打击的烈度就打了折扣。

那么,怎样才能把手练成没有生命呢?

首先,手不能使劲,劲打脚上来。手使劲,那还能没有生命么?况且,手上使劲,脚的劲就传不过来。

再者,手不主动做动作。如果手主动做动作,那就是有生命的。手不主动做动作,让后边和下边的部位做动作。比如,咱们使錾子凿石头,錾子应该不动,动作大的是锤。

还有,得过心理上的一关,要培养和加强直到习惯咱们的手就是利器,彻底消除心理障碍。

当然,在提高手的打击力量、速度、准确性的同时,应该提高对力量和速度的掌控之能,避免误伤他人和自伤。

即便手已经练得可以当没有生命的武器使了,但咱们要清楚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,方向相反,在一条直线上”的道理。手臂终究是骨骼、肌肉、肌腱、血管、神经和皮肤组成的,会被反作用力损伤。所以,专门的手的锻炼、保护练习和保养也是必须的。

同样道理,其它的进攻部位,比如前臂、肘、肩、膝、胫、脚等等也完全可以练成利器。

有动必有不动。

那么,都是哪儿不能动呢?根据情势的需要,浑身上下任何地方都可能必须保持不动。

有的人可能在乍练的一段时期内感到有些纷繁不清,在这儿咱们把不动分分类,希望对练习的时候对不动部位的把握有点儿帮助:

第一种是“点不动”:意思是不动的地方是一个点。比如咱们的手腕搭着对方的手臂,双方的接触处在理论上应该是一个点,咱们要上步,这个接触点就不能动,一动对方就知道了。还有,好比咱们的前腿套在人家的前腿外头,要使技术发放人家,两腿的接触点不能动,因为要利用杠杆效应,杠杆的支点不能动,一动杠杆效应就没了。再像对方双手推挤咱们的前胸,咱们一脚前贴地滑,同时身体向后仰,前胯要满,有后腿支撑着挺稳当,前胸保持跟对方两掌合着。这样咱们并没有因为中轴歪斜而落败,因为咱们的胸口有一点始终没动,它只是原地旋转来着。这时候咱们可以轻易地拿手一拨,对方就会绕着咱们的后肩和前脚所成的轴跌出去。

第二种是“线不动”:意思是不动的是一条线。咱们的劲力发放和承受对方的大力的时候,都要有一条线,这条线不能动。还有容易理解的例子,就是咱们身上的中轴得经常保持不动。另外,只要身上有两个点不动,这两点的连线自然就不动,也属于“线不动”。

第三种是“面不动”,意思是不动的是一个面。这儿的面不动,既可以确实是一个不动的面,也可以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不动的点,而把这种情况看作是这三个点所确定的平面。比如对手用手推挤咱们的前胸或是腹部,咱们前胸或者腹部肌肉可以因推挤而向旁边移动,但咱们的后背不动,这儿咱们的上身的前面动了,但是后面却保持不动,对方的推挤就失效了。   当然,能教上身前面动,后面不动的原因,就是前后两面分离了。手在身前发人的时候,后背也是不动的,好像背靠着一面墙,有个说法叫“有靠山”。最简单最常见的例子是,咱们一伸右手,右中指尖、右肩和右胯三点就形成了一个不动的面(三角形),而这个面能够有效地保持从手到肩这个标准距离不变。

第四种是“块不动”,意思是身体上有立体的一部分不动。说到立体,其实在面不动的情况下,在面之外再加一个不动的点,就成了立体(三维)的“块不动”。据说洪公均生以耄耋之年,有病坐在轮椅上,仍然一抬手就把挑战者抛出去,还风趣地说:“他不知道我坐在这轮椅上力气更大了,他能硬得过这钢吗?”当时的情况就是洪公几乎全身都靠在轮椅上,只动了半条胳膊。不动的地方越大,威力就越大。

还有几点要说一下:   平时练拳的时候说什么地方不动,意思并不是排他的,完全可能还有别的地方不动。

要不动,必须会分离,不分离就成了“一动无有不动”,这块动了,牵连得别的地方也跟着动就坏了。

严格说,保持某处不动,得明白参照的是什么,参照的可以是地面,也可以是身体的其它部位,一般都是往根节方向说。   这里说的都是“实”的点线面块,另外还有虚的。

开胯、旋转都以不动为根基。有了不动和旋转,胯(关节)才可以拉得开。而有了不动(轴)和开胯(关节打开),才有可能旋转。

(文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问题请联系)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