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的真功夫是啥样?(下)

知觉

  知觉功夫就是我们常说的由“听劲”到“懂劲”的功夫。虽然人人都有知觉的本能,但那只不过是一种低层次的条件反射,只有通过悉心训练,才能成为太极功夫中的知觉功夫。正如杨澄甫所说:“知觉运动,虽固有之良,办甚难得之于我也。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。”

  知觉功夫是在松静功夫基础上的第二种功夫,实际上是‘知人”的功夫。如果说松柔是体,重在知己,知觉剐为用,重在知人。能知觉,方能屈伸动静,见人则开,遇出则合,着来则降,就去则升,阶及神明。“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”,就是这种功夫的真实写照。“知觉运动来相应,因敌变化示神奇”,完全是靠意念的反映和身上的知觉。知觉功夫的不同点,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手疾眼快,也不是局部的招法动作,而是周身一家,粘、黏、连、随,“挨着何处何处击”。此种境界虽然也离不开眼观耳听,大脑支配,但仅靠这些远远不够。顶、匾、丢、抗之病,多因不懂知觉而生。

IMG_20191010_105728

  “懂劲”是知觉功夫的最主要标志。它的锻炼方法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,通过推手、问劲和听劲来体会提高。推手时,因为对方的意识和劲路是千变万化的,因此,自身的知觉和感悟也会随之而变。对练推手,主要是在“不丢不顶中讨消息”,兴趣点全在知觉功夫的高低。动知者易,运觉者难。太极拳高于其他拳种之处,全在精神之内敛和神经感应之灵敏,凡全身所触之处,皆如昆虫之触角一样灵敏。在太极推手中,每—个定式都会变化出无数的活式,所以都要在松静中随着接触点上的消息去知觉,去想像,去判断,去灵活多变,死招死术不是真功夫。只有真正懂了劲,有了知觉应变能力,才能做到人刚我柔,我顺人背,“走”“粘”自如。李雅轩先生说:只要懂了劲,变一百个方式也一样,都是太极劲。

  高级阶段的推手不用眼看,手臂之上,甚至周身好像生耳长眼一般,所以有时将推手叫做“听劲”或“摸劲”。功夫高深者甚至用黑布把眼蒙住,但各种劲路仍了然于心,做到“彼有力我亦有力,我力在先;彼无力我亦无力,我意仍在先”,“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,权彼劲之长短毫发无差”,“彼劲方挨我皮毛,我之意已入彼骨内”(李亦畲先生语)这样的境界,没有长年累月的真功夫是达不到的。太极推手虽不是散手之实战,却是太极功夫独到而不可逾越的锻炼方式,推手功夫长一分,散手功夫也便长一分。太极高手与其他拳师宴战,如不求一招制敌,立见胜负,竞技者必会在太极高手的引吞之下,棱黏牢而不得脱,其劲力、招术无从施展,只能于不觉间形成自然而然的“太极推手”而处处被动。推手是锻炼知觉功夫的主要方式和途径,练习手眼身法步等审敌之法和点上的知觉发放功夫。

内劲

         内劲是太极拳最核心、最有特色的功夫,它不仅是技击实力的体现,更是保全真身和“养吾浩然之气”的高级境界。内劲功夫是松静功夫和知觉功夫的综合体现和最高表现形式,只有练就上乘的内劲功夫,才可以说太极功夫到家。经过长期气敛入骨的修炼,会感到一种雄浑沉厚的内在劲力充满身心,虽筋皮柔软于外,而腹脏坚实于内,外示安逸,内固精神,真气充足,内如江河气腾然。

         太极内劲是一种充盈之气和内在精神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合成力,经过“行气如九曲珠,无微不至,运劲如百炼钢,何坚不摧”的过程,“煅造淬火”而成。它既刚又柔,既柔又刚,刚柔相济;既有方向,又无定向,八面支撑,浑身是手;既是实实在在的本体力量,又是虚灵变幻的内在意识;既无形无象,而又能切实感知得到。太极内劲不是单体的搬砖抬石的笨力,往往是与对方之力合在一起而显奇,在这点上,和知觉功夫中的“因敌变化示神奇”是相吻合的。太极浑圆劲极柔软,然后极坚刚,积柔成刚,无坚不摧。“以柔克刚”、“四两拨千斤”、“借力打人”,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,但绝对不是说没有内劲,功夫的本身主要是指内劲,没有内劲功夫,遇到强手,不但发不出,也化不开。杨澄甫在《审敌法》中说,“与人对敌,先观其体格大小,如身体大,必有莽力,我以巧应之;如其身体小,我以力攻之,所谓遇弱者力胜,遇强者智取。”可见太极功夫并非全然无力,其妙在于灵活机动,不使蛮力而已。再如武禹襄的“若物将掀起,而加以挫之之力”,都阐明了如何用力,何时用力,用何种力的观点。那些认为一说用力便不符合太极拳理拳法的观点是肤浅的。拳论上有“用劲不对,不用劲不对”,只要将“力”用在关键时,用在火候上,把握分寸,得机得势,则内力越大,效果越好。

Screenshot_20200425_102601

         练架子,我们常说“先求开展,后求紧凑”,这并非有意识的追求,而是内劲或内意练到一定程度时,自然会浑圆深厚,动作由开展渐趋于紧凑。虽形似干枝老梅,绝无花俏繁琐,但自身的实际感觉却舒展大方,开合有致,虚实分明,运化中,既能体现出方圆相生之意,又注重对拉拔长之抽丝劲,以内动不令人知的内气潜转来支配形体,适应变化。初练者需要逐量加大训练强度,但最终衡量功力深浅不在于动作的大小和底盘的高低,而主要在内劲功夫。外静如山岳,内动如江河,没有内劲,只讲动作,则漂浮无本。例如,练拳推按之时要有推山之意,五弓齐备,节节对拉,劲起于涌泉,发自劳宫,心往远处想,力往远处放,周身圆满,一动俱动。发人时,有时虽抖弹的距离很短,外形微动,似烈马抖鬃,对方被疾发远去,跌出丈外,而仍觉摧力不断。当内劲达到高深境界后,阴阳相济,意、形、气、力融为一体,不用走化即可用内功发人。武禹襄的《四字秘诀》所说的敷、盖、对、吞功夫即指此,“运气于己身,敷布彼劲之上,使其不得动,以气盖彼来处也。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”。“耄耋能御众之形,快何能为”?老人身不灵活,便不靠身法手法,全凭内力也。王其和大师当年躺于炕上,可将置于腹部的小米弹到房顶,李宝玉大师当年与人交手,用中指微按其肌肤,对方即感痛入骨髓,均可见内功非凡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