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松与紧

其实“松”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松,太极拳中的“松”与我们常说的“松”是有区别的。我们常人所说的“松”是“懈”,即丝毫力也不用,而太极拳中“松”则是包含内在支撑力的“松”,太极拳术语称为“似松非松”。太极拳中的“松”是相对于“紧”而言的,“松”中含“紧”,但“紧”并非常人理解的僵硬。在练习太极拳的初期,“紧”是指存在于“松”中之支撑力,而到了太极拳的高级阶段,“紧”则是指太极拳在发劲时的一种精神集中,身体紧凑连贯的状态。

 

虽然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效在现代社会更为人所关注,但太极拳之所以称之为“拳”,是因为它具有技击的本质。虽然太极拳给人的感觉一直是绵软松柔不用力,但太极拳既然是拳,本质是技击,用力的基本原则是无法改变的。只不过太极拳采取的是顺势而为,以退为进的策略,而太极拳的发力过程也与传统的外家拳的发力过程不同,故此,太极拳才会给人一种错觉。太极拳在大多数时间是处于绵软松柔的状态,而在对手处于最弱状态的时候才发力。也就是说太极拳在应敌时的“紧”是瞬间就完成的,其他时间就一直是“松”的状态。太极拳的“松”只是为了最终的“紧”积蓄力量,寻找机会。“松”中有“紧”,“松”是为了最后的“紧”,所以“松”与“紧”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,谈“松”就必须提到“紧”。

 

一、阴阳法则指导下的“松”与“紧”

太极拳先贤之所以将太极拳命名为“太极拳”,是因为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必须遵循太极阴阳之道。《太极拳阴阳总论》中言:“纯阴无阳是软手,纯阳无阴是硬手。一阴九阳跟头棍,二阴八阳是⋯⋯惟有五阴与五阳,阴阳无偏是妙手!”

 

太极阴阳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朴素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。阴和阳是组成太极的两个方面,世间万物莫不由阴和阳组成。阴阳是对事物内部双方及相关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属性的概括。阴阳之间相互对立,相互制约,而且同时还相互转化,阴阳始终处于一种运动状态。太极一分而为二阴阳,阴阳合一而为太极。

 

懂阴阳便能得太极拳。在太极拳中,阴阳就是静与动、合与开、柔与刚、退与进、落与起、收与放、虚与实、蓄与发等,此中自然也包括“松”与“紧”。相互对立的两方相互制约,同时又相互转化,共同存在于太极拳这个统一体中。就如同阴阳任失其一均不为太极一样,“松”与“紧”两方面失去任意一方面,相对的另外一方就失去了相互转化的对象,而无法成为名符其实的太极拳了。“孤阴不生”,“独阳不生”。太极拳中的“松”与“紧”就如同太极中的“阴”与“阳”。

 

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,要把握好“松”与“紧”的关系,该松时则松,当紧时则紧。过度强调“松”,只“松”不“紧”,是违背阴阳协调原则的。

 

太极阴阳之道启示我们:“松”与“紧”是太极拳的两方面,缺一不成太极。在太极拳练习的绝大部分时间内虽然以“松”为主,但是“松·”中必须含“紧”。“松”中含“紧”,才能“松”得空净透彻,才是富有弹力的“松”,才能松而不懈,松而不散;“紧”中含“松”,才能紧得连续通畅,紧得彻底,紧而不僵。

和美太极
二、 水的“柔”与“刚”和太极拳的“松”与“紧”

 

太极拳从理论到实践,吸收了非常多的道家精髓,而“上善若水”思想作为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,其对太极拳的“松”与“紧”有不少的启发作用。

 

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与障碍直接冲突,本着“彼不动我动”“彼不让我让”的原则,水遇山绕路,与阻分流。彼刚我则柔,但水之“柔”并非是软弱不堪,任人欺负。恰恰相反,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高级智慧。水的最终目的是奔流入海。在遇到阻碍时,若绕道而行能更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的,那么水就绝对不会吝啬表现它“柔”的一面。但是一如老子在《 道德经》中所言,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”,水并不缺“刚”。日积月累穿透坚硬岩石体现的“水滴石穿”的精神历来被人称颂,洪水冲破万丈堤坝的气势令人胆寒,风和日丽下平静的海面也会变成狂风暴雨中的波浪滔天,惊心动魄。水至刚至强的一面也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微信图片_201911031959092

就如同“柔”是水之一方面,“松”也只是太极拳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必经过程。“柔”中无“刚”,水就会缺乏必要的力量去冲破障碍,“刚”中无“柔”,水就会一味对抗,轻则惨败;重消则亡。只“松”不“紧”,太极拳在应敌时则如案上鱼肉,任人宰割;只“紧”不“松”,练太极拳就会变得身体僵硬,太极拳也就不能称之为内家拳了。“柔”是水的常态,只有经常保持柔弱的状态,才能顺时应势,在关键时刻积柔成刚,摧枯拉朽;“松”是太极拳的常态,只有经常保持“松”的思想,才能松透全身,气达四稍,节节贯串,在应敌的一刻实现浑身劲力的“紧”,做到拳论中的“发劲似放电”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